衢州职业技术学院联合新材料产业龙头企业浙江华友钴业股份有限公司,围绕各自需求、发挥各方优势,共建华友新材料学院。校企双方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训基地建设、订单班培养、技能培训、产业学院等内容全方位开展合作,高质量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
华友新材料学院通过构建“一平台,两标准,三改革,四共育,五服务”的人才培养体系,主动融入我市打造世界级高端电子化学材料和锂电材料基地重大战略,为衢州化工新材料产业升级蓄势赋能。一平台即以现代产业学院为平台,校企双方共同设立工作专班,逐步完善管理结构和政策机制,充分发挥政校企多方能动性与资源,总计投入千万余元,共建“训研创培赛”一体的产教融合高端智能制造实训基地,无缝对接学校与产业、专业与企业、课堂与车间,既满足我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成长对情境化知识和实践训练的需求,又满足行业企业对定制型人才、技术支持的需求。两标准即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职业标准与行业岗位标准融入到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对接当前化工产业及企业岗位需求,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开发新课程,实现教学与产业实际相融合,同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的养成,培养出服务区域经济适合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三改革即要在“现代学徒制”培养过程中继续做好“三教”改革,与华友钴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教师企业实践基地(流动站)以及员工学历提升基地,建设高素质双师型专兼职深度融合的教师队伍;结合行业发展与企业共同开发适应产业的教材,编写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积极推进校企合作育训结合,构建与产业相适应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建立产教融合下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体系,打造学校、地方、产业紧密互动的三教改革新模式,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供新探索和新借鉴。四共育即发挥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各方优势协同育人,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发挥政府的主导性作用和学校的主体性作用,调动行业龙头企业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满足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五服务即人才培养模式要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地方产业经济、服务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学校教学发展、服务教师能力提升为目标,在做好人才培养的同时,实现互利共赢。
衢职院和华友钴业校企合作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互认挂牌、就业推荐、定岗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订单班培育、学历提升、技能培训等内容。
序号 | 合作领域 | 具体内容 |
1. | 现代学徒制订单班 | 针对新材料学院、机电学院和信工学院专业群内相关专业,跨学院、跨专业组建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创新“专业群+龙头企业”的校企协同培养模式。校企双方深度介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推行企业化班级管理,构建与产业相适应的课程与教学体系,探索出一条“学历、技能、素质”多目标导向下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
2. | 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 通过校企合作建设校内实训室、企业实践课、虚拟仿真实训室的立体化教学资源,联合开发“学校课堂+企业课堂+空中课堂”结合下的多元教学实践。 |
3. | 奖励与发展专项基金 | 创新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从“综合职业素养、企业技术技能要求、学校学业成绩”三个维度,以“蓝领技工技能等级体系”为标准,融通新时代工匠的“劳动精神”、“创新精神”、“爱国情怀”,形成华友产业学院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制度和学生培育发展专项基金管理制度。 |
4. | “双师型”教师培育基地 | 打造由学校教师、企业人员构成的“混编教学团队”,形成学科交叉、专业互补、专兼结合、教研相长的结构化教学团队。定期派送学院专任教师入企学习实践,密切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化工新材料专业群人才的需求实际。 |
5. | 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基地 | 设立企业职工培训基地、职业技能鉴定基地、职工技能鉴定站和职工学历提升基地,开展工匠技能提升培训、等级认定和继续教育,为创新服务区域产业发展和技能型人才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模式。 |